深剖:寄生参数与驱动电路如何影响MOS管?
时间:
2021-09-06作者:安服优
MOS管对于咱们硬件开发的小伙伴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吧,但我们在应用MOS管和设计MOS管驱动的时候,有很多寄生参数,其中最影响MOS管开关性能的是源边感抗。寄生的源边感抗主要有两种来源,第一个就是晶圆DIE和封装之间的Bonding线的感抗,另外一个就是源边引脚到地的PCB走线的感抗(地是作为驱动电路的旁路电容和电源网络滤波网的返回路径)。在某些情况下,加入测量电流的小电阻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感抗。
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源边感抗带来的影响:
使得MOS管的开启延迟和关断延迟增加
由于存在源边电感,在开启和关段初期,电流的变化被拽了,使得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变长了。同时源感抗和等效输入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(这个谐振是由于驱动电压的快速变压形成的,也是我们在 G端看到震荡尖峰的原因),我们加入的门电阻Rg和内部的栅极电阻Rm都会抑制这个震荡(震荡的Q值非常高)。

园感抗另外一个影响是阻碍Id的变化,当开启的时候,初始时di/dt偏大,因此在原感抗上产生了较大压降,从而使得源点点位抬高,使得Vg电压大部分加在电感上面,因此使得G点的电压变化减小,进而形成了一种平衡(负反馈系统)。
另外一个重要的寄生参数是漏极的感抗,主要是有内部的封装电感以及连接的电感所组成。
在开启状态的时候Ld起到了很好的作用(Subber吸收的作用),开启的时候由于Ld的作用,有效的限制了di/dt/(同时减少了开启的功耗)。在关断的时候,由于Ld的作用,Vds电压形成明显的下冲(负压)并显著的增加了关断时候的功耗。
下面谈一下驱动(直连或耦合的)的一些重要特性和典型环节:直连电路最大挑战是优化布局
实际上驱动器和MOS管一般离开很远,因此在源级到返回路径的环路上存在很大的感抗,即使我们考虑使用地平面,那么我们仍旧需要一段很粗的PCB线连接源级和地平面。

旁路电容的大小
由于开启的瞬间,MOS管需要吸取大量的电流,因此旁路电容需要尽可能的贴近驱动器电源端。
有两个电流需要我们去考虑:第一个是驱动器静态电流,它收到输入状态的影响。他可以产生一个和占空比相关的纹波。
另外一个是G极电流,MOS管开通的时候,充电电流时将旁路电流的能量传输至MOS管输入电容上。其纹波大小可用公式来表明,最后两个可合在一起。
驱动器保护。

晶体管的图腾柱结构

加速器件
MOS管开通的时候,开启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二极管的反向特性。
因此MOS管关断的时间需要我们去优化,放电曲线取决于Rgate,Rgate越小则关断越快。下面有好几个方案:
1.二极管关断电路

此电路的优点是大大加速了关断的速度,但是它仅在电压高的时候工作,且电流仍旧流向驱动器。
2.PNP关断电路

电路的最大的好处是放电电流的尖峰被限制在最小的环路中,电流并不返回至驱动器,因此也不会造成地弹的现象,驱动器的功率也小了一半,三极管的存在减小了回路电感。
仔细看这个电路其实是图腾柱结构的简化,电路的唯一的缺点是栅极电压并不释放到0V,而是存在EC极的压差。
3.NPN关断电路


-END-